本篇推文转载自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q3tVIrWgc-KIpGoo83siA
死亡,是许多人不愿意谈及的话题。然而,生老病死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每个人都有走向人生终点的时刻。
自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都要面临死亡,没有人能逃得开这最后一课。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了解一些关于“临终”课题的知识,以便在那些特别的时刻,多一些豁然,少一些纠结,也避免给至亲之人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日剧《大豆田永久子与三名前夫》
弥留之际,是选择在ICU里全身插满各种管子勉强维持生命,还是在普通病房、养老院甚至家里采取舒缓镇痛措施,在亲人的陪伴下安静离去,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场景和体验。
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生命以相对舒适、安详的姿态走上另一段旅程?
说说“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关注的是全生命周期“最后一公里”的生命质量和尊严。
它不采用给病人造成痛苦的治疗,而是采取姑息治疗的方式,减缓疾病症状,提升病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让生命的最后一程走得安详有尊严。
处于生命末期的患者大都接受了生命的无常,他们在离开前可能最需要的还是社会的关怀和亲人的陪伴,希望自己是在温暖、幸福的环境中离开的。
安宁疗护
一、安宁疗护的需求情况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加剧,世界范围内癌症患者的数量不断增加。作为世界人口大国,中国不论是癌症新发人数还是死亡人数,都位居全球第一。
安宁疗护(hospice care)是指以多学科团队协作的模式为生命终末期患者在临终阶段缓解痛苦和控制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社会等的全面照护和人文关怀等服务,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帮助其舒适、安宁、有尊严地离世,同时为其家庭提供哀伤辅导。
安宁疗护学已成为我国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阐述正确的安宁疗护模式及运行机制,有助于医护人员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在整个卫生健康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二、安宁疗护的哲理
安宁疗护服务的开展建立在一定的哲理基础之上。这种哲理观念的建立有利于明确安宁疗护服务方向,也有利于促进安宁疗护事业发展并产生强大的动力。
1.以照护为中心 疗护阶段,以治愈为主治疗已转变为对症治疗的缓和治疗、以护理照护为主的全方位服务。以照护为中心的服务具体体现在:重视患者个人实际需求为前提,尽量满足患者及其家属的愿望去治疗和护理,最终达到舒适。这种照护是对患者躯体、社会和心理的全面、细致的照护。创造一个整洁、温馨、安全,具有家庭气氛的安宁病房环境,以最大限度满足患者生理的需求;以及对患者的心理、精神和心灵方面的照护,如安宁疗护病房医护人员通过语言性和非语言性交流(如眼神、面部表情、手势等)影响患者情绪和改变患者精神状态。
2.维护患者的尊严 尽管死亡是生命活动发展的必然过程,但安宁疗护却强调在死亡前的临终阶段,患者的个人尊严不应该因生命活力而递减,个人权利也不可因身体衰竭而被剥夺。现代安宁疗护创始者西赛莉·桑德斯曾说:“你是重要的,因为你是你,直至你活到最后一刻,仍是那样重要。我们会尽一切努力帮助你安详逝去,但也尽一切努力令你活到最后一刻。”她的这段话明确表达了对疗护患者个人尊严和生命价值的维护与尊重。
3.提高临终生命质量 临终也是生活,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生活。正确认识和尊重临终患者最后生活的价值,提高其生命质量是对患者最人道的有效服务。临终患者生命质量包括躯体、心理、精神和心灵以及社会支持等方面。
4.共同面对死亡 中国台湾学者黄天中说过:“只有无知的人,对死亡才会感到恐惧,聪明的人视死亡为亲密的伙伴和仁慈的导师。”从事安宁疗护的医护人员自己首先应该持有这样的生死观,只有这样,才能教育指导患者坦然面对死亡、接受死亡,珍惜临终阶段的生命价值。临终关怀医护人员应该和患者共同面对死亡,将他们的经历视为自己的体验。
三、安宁疗护学的原则
安宁疗护主要是对临终患者进行缓和治疗和安宁护理,关怀照护的焦点是生命质量,并对患者的家属给予慰藉和关怀。其基本原则有别于一般医护服务。
1.适度治疗(缓和治疗)原则 安宁疗护给患者提供的服务是综合性的缓和服务。从医疗上治愈患者转向安慰、援助、对症治疗患者,控制疼痛和治疗其他痛苦症状。以舒适为目的治疗,即是以支持患者、控制症状的缓和治疗。这种缓和治疗绝非是放弃治疗。
2.照护为主原则 以治愈为主的治疗转变为以关怀为主的照护护理,即提供全方位照护,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全面照护和关心,不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为主,而是以对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的全面照护为主,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维护患者临终时作为人的尊严和价值。总之,安宁疗护护理原则指的是全方位护理,包括为患者提供全天候24小时服务,尽可能满足患者身、心、灵和社会方面的一切需求,为患者家庭提供居丧服务并给予帮助及关怀。
3.注重心理需要原则 通过心理治疗,使患者接受即将到来的死亡事实,从而缓解和消除患者焦虑和痛苦,使临终者安然接受死亡的到来。国外学者提出过一个“闸门学说”,认为焦虑、抑郁和疼痛是相互作用的,既可相互加强又可相互减弱。解除临终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可关闭和减少疼痛传入大脑的闸门开放,减少向中枢神经的传递;而减轻患者疼痛的目的,是使其能安详、平静、乐观地等待死亡的来临。
4.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原则 安宁疗护不以延长生命时间为重点,而以丰富临终患者的有限生命、提高其临终阶段的生命质量为宗旨。对患者进行死亡教育或灵性照护,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使其正确面对死亡,心灵得到安抚。安宁疗护充分显示了社会对生命的热爱。
5.尊重患者尊严和权利原则 患者是临近死亡者,只要没有进入昏迷状态,仍有思维、意识、情感、有个人尊严和权利。医护人员应该注意患者的尊严和权利,在照护过程中为患者提供更多的爱心、同情与理解,尊重他们的权利与尊严。这既包括尊重患者选择安乐活的权利,也包括尊重患者选择放弃治疗的权利,尽可能了解及满足患者各种需求。
6.伦理关怀原则 安宁疗护的伦理原则是“生理关怀”和“心理关怀”相结合的原则,尊重患者权益和人格的原则。与普通患者相比,临终患者应该得到更伦理、更人道的关怀与照护。医护人员应给予患者更充分的爱心、关心、同情、理解和尊重,并维护其死亡的尊严。
7.社会化原则 安宁疗护是一种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坚持社会化原则,首先应开展临终关怀知识普及、宣传教育,对全民进行死亡教育,使民众正确理解生命神圣论及其与生命价值论、生命质量论的关系。使人们敢于面对死亡,以科学态度正确对待死亡,这是安宁疗护的思想基础和群众基础。与此同时,应在立足安宁疗护专业人员和专门机构的基础上,动员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关心和参与临终关怀。
主要编选来源:《临终关怀学概论(第二版)》
让临终者善终、失亲者善别、在世者善生、让生命更有尊严
安宁疗护关乎终末期患者的生命质量,关乎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人文关怀的文明进步,是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是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医务人员为患者解除痛苦、缓解不适。既不让终末期病人等死,也不让他们苦苦挣扎,要在最小伤害和最大尊重的前提下让他们的最后时日尽量舒适、宁静和有尊严。盐田区依山傍海,环境优越,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花园城区,我科的安宁疗护病房让患者更有尊严的选择患病后的生活,我们会履行医生的职责,尊重患者和家属的知情权,告诉他们应该知道的一切。也会用心照顾患者,缓解患者痛苦,争取让他们活的更长和更好。
肿瘤科目前共有医护16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主管护师4人。研究生学历6人。诊疗范围:对全身表浅肿物、肿大淋巴结及肝肺等胸腹腔占位病灶的穿刺活检明确良恶性质,肿瘤标志物及基因检测等报告的解读,全身深部热疗;对肿瘤化放疗、微创治疗结合靶向及免疫治疗具有丰富经验,能为各期肿瘤患者及家属带来生的希望,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缓解疼痛,延长生存时间,让肿瘤患者得到全方位、更专业的治疗,我们不断的努力着;宣战肿瘤,不抛弃、不放弃、 让肿瘤患者有尊严的选择自己的生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缓和医学发展模式。
9月9日,我院肿瘤科还参加了安宁疗护高阶人才培训班,与北京协和医院的戴晓艳教授与北京海淀医院教授秦苑合影。
南方科技大学盐田医院肿瘤科开科主任。先后在遵义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附三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相关科室学习。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会员,世界华人肿瘤医师协会华人肿瘤放射治疗协作组(CRTOG)执行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缓和医学分会委员,中国癌症基金会万名医师肿瘤学培训讲师团成员,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年专家委员会西南MDT协作组组员,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青年医师分会常务理事,深圳市抗癌协会肿瘤与微生态分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肿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肿瘤学会头颈部分会第一届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健康传媒专委会第一届委员,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介入治疗分会常委,深圳市健康科普专家,深圳市医保局特聘专家。中国抗癌协会癌痛与康复治疗分会/肿瘤标志物分会成员。获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青年医师分会2020年“优秀战疫青年医师一线标兵”称号,2021年“盐田医师奖”荣誉称号。入选2023年深圳市安宁疗护联盟肿瘤专家组,入选2023年深圳市安宁疗护高阶人才培养计划。
擅长各种实体肿瘤的诊断,如体表、内脏肿块的穿刺活检等;各种实体肿瘤的新型抗肿瘤治疗,如化疗、分子靶向治疗、肿瘤免疫治疗(PD1/PD-L1等)、中成药治疗等;晚期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癌症的镇痛治疗;各种实体肿瘤的局部治疗,如局部药物注射、微波消融治疗、体外高频热疗;良恶性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的治疗;肿瘤放射治疗;肿瘤标志物解读,防癌健康教育、防癌体检等;肿瘤相关基因检测推荐及报告解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