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 新闻动态

国家卫健委:发展护士队伍 改善护理服务

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    {{formatDate(infoObj.addTime,'yyyy-MM-dd HH:mm:ss')}}

“学习强国”北京5月12日电 护理工作是卫生健康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副司长邢若齐介绍,近十年来全国护士队伍总量以平均8%的幅度逐年增加,每年有30万左右的新护士进入护士队伍。2022年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总量超过520万人,每千人口注册护士约3.7人,全国医护比为1:1.18。护士队伍学历素质和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5月12日是国际护士节,今年我国护士节的主题是“发展护士队伍,改善护理服务”。邢若齐表示,下一步,我国将持续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加强护士队伍建设。

一是持续增加护士数量。推动实施《全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指导督促各地按照医院床护比等护士人力配置指标,结合工作任务需求合理增加和配置护士人力。到2025年,全国护士队伍总量力争达到550万,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达到3.8人,基层护士数量达到120万。

二是保障护士合法权益。深入推动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护士条例》等法律法规,督促医疗机构为护士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防护措施,改善护士工作条件,合理弹性安排班次,关注护士身心健康。

三是加强人才培养培训。开展护士服务能力培训行动,重点加强老年、儿科、重症、急诊、传染病、康复护理等紧缺急需专业护士培训,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能力。到2025年,上述紧缺护理专业护士参加培训比例不低于90%。

四是实施医院护士岗位管理。推动医院科学设置护理岗位,实施基于护理岗位的护士人力配置、绩效考核、薪酬待遇、职称晋升、奖励评优等,对编制内外护士统筹考虑,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进一步调动护士积极性。

医院护理工作是直接服务于患者,直接影响到患者就医体验和感受。邢若齐表示,近期国家卫健委将开展以“强基础、提质量、促发展”为主题的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进一步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

一是加强基础护理,促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医疗机构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护士为患者提供医学照护、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健康指导、人文关怀等身心整体护理服务。到2025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责任制整体护理覆盖率要达到全院100%。要改善护理服务,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以及对患者的关心关爱。

二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护理服务贴近临床。加强患者巡视和病情观察,严格落实核心制度,规范实施各类临床护理技术操作,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夯实护理基本功,推动临床护理专业化发展和护理人才培养,助推护理高质量发展。采取有效措施,为临床护士松绑减负,尽量减少重复性考核竞赛等,让护士有更多的时间贴近临床,为患者提供直接的护理服务。

三是拓展护理领域,促进护理服务贴近社会。支持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借助信息化手段,为有护理需求的出院患者或行动不便的居家老年人提供延续性护理服务。进一步扩大“互联网+护理服务”覆盖面,提高基层护理服务能力,切实增加社区和居家老年护理服务供给,就近解决群众急需的护理问题。

四是加大支持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医疗机构要从人、财、物等多方位加大对改善护理服务的保障力度,加强护士人力配备,健全完善激励机制,加强信息化支撑,健全后勤支持系统,让护士最大限度投入到临床护理服务中,让群众有更好的就医体验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