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 >
  • 新闻动态

“归宁计划”首战告捷!首期生前预嘱推广师培训圆满收官

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    {{formatDate(infoObj.addTime,'yyyy-MM-dd HH:mm:ss')}}

2025年10月25-26日,由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主办的“首期生前预嘱推广师培训”在深圳顺利举行。来自社会工作、心理咨询、教育、医疗、志愿服务等领域的58名学员参与培训,本期培训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素养与生命教育知识的生前预嘱推广师,提升公众对生前预嘱理念的认知与接受度。

培训围绕生前预嘱、安宁疗护、生命教育三大主题,融合理论讲授、案例研讨与体验式工作坊,兼具专业深度与人文温度。

1.jpg

01 主题授课、体验式工作坊 

2.jpg

在开班仪式上,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会长李瑛致辞,强调生前预嘱推广师在生命教育与善终文化传播中的使命,并带领学员致敬不久前离世的动物学家珍·古道尔,感悟其以善意与热爱回应世界的生命实践。随后,李瑛会长以正念体验引导学员回望生命价值,思考成为生前预嘱推广师的初心。

3.jpg

4.jpg

生前预嘱工作坊生前预嘱主题课程中,李瑛会长详细解读《深圳市生前预嘱服务指引(试行)》和生前预嘱深圳版《深切的嘱托》,结合法律、伦理与实务,帮助学员掌握政策背景与实践要求。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医务社工官蕾丹协助带领工作坊,引导学员探索在不同场景中传播和落实生前预嘱理念的有效路径,为学员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思路。

5.jpg

6.jpg

7.jpg

“安心卡探索”工作坊安宁疗护课程环节,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安宁疗护科主任郭艳汝从临床视角系统阐述安宁疗护的准入与实施,辨析ACP(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s(预立医疗指示)与Living Will(生前预嘱)等概念,引导学员识别并规避潜在伦理风险。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医务社工邓春香带领的“安心卡探索”工作坊,则让学员在模拟情境中体验沟通与心理支持的实际应用,深化对临终关怀中“理解与尊重”的认知。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工作坊生命教育课程中,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社会学系唐咏教授以哲学与文学视角,引导学员思考死亡文化与生命意义。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医务社工张凤祥协助带领的“善终拍卖”体验工作坊别具一格,学员们通过模拟竞拍过程,领悟生命价值,真切体会到每个人生命选择的独特性与尊严。随后,结合《入殓师》电影片段的讨论,进一步引发学员对生死议题的觉察与共鸣。

02 分组汇报、实地参观 

分组汇报环节,各组围绕“如何推动生前预嘱理念落地”“社区推广与公众沟通策略”等主题展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与可操作性的实践方案。李瑛会长、郭艳汝主任、唐咏教授等授课专家进行了专业点评,并对表现优秀的团队给予了表彰与鼓励。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为让学员们更直观地感受生前预嘱理念在实际工作中的生动实践,我协会组织学员前往深圳慈海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实地参观。通过与医护人员交流,学员们亲身感受到“生命有尊严地告别”的实践意义,进一步理解生前预嘱在尊重自主意愿方面的核心价值。

17.jpg

18.jpg

19.jpg

在总结环节,深圳市生前预嘱推广协会秘书长胡华指出:“首期生前预嘱推广师培训,不仅是一次专业学习活动,更是一场心灵洗礼。殷切希望各位学员能够将所学知识带回各自工作岗位,积极推动生前预嘱理念真正融入家庭、深入社区、走进公众内心。” 

20.jpg

展望未来,协会将持续推进生前预嘱推广师的培养计划,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吸引更多热心公益的市民积极参与到生前预嘱推广的志愿服务中来。通过广泛宣传和深入教育,让广大民众深入了解生前预嘱和安宁疗护的重要性和意义,助力社会形成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良好风尚。

为人生大事做好规划,是对自己生命的珍惜和热爱,也是对自己和家人负责任的行为;每一个生命都应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即便到生命最后一刻,也应保持舒适、尊严、有品质的自然离世。